Skip to content


Cursor限制国内用户使用Claude模型?国内免费使用Claude Code

这两天,很多使用Cursor进行AI编程的小伙伴突然发现一个醒目的提示

Model not available

This model provider doesn’t serve your region. Visit https://docs.cursor.com/account/regions for more information.

从官方文档来看,这次限制主要是由于A社更新了其服务区域政策,导致中国大陆地区无法再使用部分模型。

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上,以“Cursor不能用了”为关键词搜索,可以看到开发者们已经炸锅了,相关帖子引发热议。本次断供的模型包含开发者编程时常用的主力模型,如Claude 4 Sonnet、Claude 3.5 Sonnet等性能优异的模型。有网友吐槽,自己是Cursor长期的订阅用户,却因为一纸通知而失去了当时付费购买的核心服务。

感觉自推出Claude Code后,其他对其产生严重依赖的AI IDE的使用体验也大大下降,部分原因可能是算力供应不足、A社要优先满足其自己的AI编程工具。 考虑到Cursor让人迷惑的定价和各种策略,以及Claude Code更强大的编程能力,直接使用Claude Code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

Claude Code是什么?

Claude Code 是由 Anthropic 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编程工具,基于 Claude Sonnet 模型开发。这款工具最大的亮点是能够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直接在终端操作,无需复杂的配置,就能完成代码编辑、Bug 修复、代码搜索等任务。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,包括Java、Python、go 等,并且可以直接集成到 VS Code、Cursor 等开发环境中,让开发者体验更流畅. https://www.anthropic.com/claude-code

国内使用 Claude Code 的难点

尽管 Claude Code 功能强大,但在国内使用却并不容易,主要原因包括:

网络限制:由于官方需要稳定的外网环境,国内用户往往需要借助“魔法网络”才能访问。 费用高昂:Claude Code 的订阅费用不低,尤其是 Max 计划,每月 200 美元的价格让许多开发者望而却步。 注册门槛:需要海外邮箱和手机号进行注册,国内用户难以满足这些条件。 那么,有没有办法绕过这些限制,让我们在国内也能免费使用呢?答案是肯定的!接下来,给大家分享,如何白嫖 Claude Code,国内也能免费使用

Any Router

Any Router 是一个API聚合、转发、统计和管理平台,适合需要高效调用和管理多种API资源的开发者和团队。我们可以在控制台查看账户余额、API调用统计、消耗分布等信息,并进行相关管理操作。 为什么选择AnyRouter接入Claude?

零成本启动:新用户注册即赠  $50额度,足够体验数百次Claude 3.7高级模型调用1 绕过风控难题:直接注册Claude账号需海外手机/IP,且封号率高(网友实测“比OpenAI更严”)34 模型自由选:支持全系列Claude模型(含最新3.7 Sonnet),性能对标GPT-4甚至部分场景反超2

注册AnyRouter账号

步骤1:

首先打开平台链接 https://anyrouter.top/login https://anyrouter.top/register?aff=2sDt

步骤2: 使用 GitHub 账号登录

进入到Any Router首页,使用 GitHub 账号登录(如果没有 GitHub,需先注册一个,此处需要魔法)

步骤3: 100 美元

登录后,你会自动进入数据看板,并免费获得 100 美元的初始额度。

步骤4: 注册成功后,如果你觉得100美元的初始额度不够用,还可以将分享邀请链接 (可选)

发送给你的好友,这样您和好友都可获得额外 $50 Claude Code 额度的奖励。 https://anyrouter.top/register?aff=2sDt

步骤5: 添加API令牌,

进入“API 令牌”页面,点击“添加令牌”。 在名称栏填写易记的名称,例如“Claude Code Key” 在“模型限制”中选择 claude-sonnet-4-20250514,并勾选“设为无限额度”,其他保持默认设置即可。 点击“提交”,复制生成的 API Key,以备后续使用(以 sk- 开头,令牌后面要用)

步骤6:安装 Node.js(已安装可跳过)

确保 Node.js 版本 ≥ 18.0 https://nodejs.org/en/download/

# Ubuntu / Debian 用户
curl -fsSL https://deb.nodesource.com/setup_lts.x | sudo bash -
sudo apt-get install -y nodejs
node --version

# macOS 用户
sudo xcode-select --install
/bin/bash -c "$(curl -fsSL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Homebrew/install/HEAD/install.sh)"
brew install node
node --version

# rocky
# LTS
curl -o- https://fnm.vercel.app/install | bash
# current
curl -fsSL https://rpm.nodesource.com/setup_current.x | sudo bash -
dnf install nodejs -y
node -v
v24.4.0

npm -v
11.4.2
 glibc二进制版适合centos7
https://unofficial-builds.nodejs.org/download/release/v18.20.8/node-v18.20.8-linux-x64-glibc-217.tar.gz
tar zxvf node-v18.20.8-linux-x64-glibc-217.tar.gz   -C /usr/local
ln -s /usr/local/node-v18.20.8-linux-x64-glibc-217/bin/node /usr/bin/node
ln -s /usr/local/node-v18.20.8-linux-x64-glibc-217/bin/npm  /usr/bin/npm 

将/usr/local/node-v18.20.8-linux-x64-glibc-217/bin/claude
加入到环境变量中
export PATH=$PATH:/usr/local/node-v18.20.8-linux-x64-glibc-217/bin/claude

步骤7:安装 Claude Code

 npm config get prefix
/usr

#全局npm包目录
/usr/lib/node_modules
npm install -g @anthropic-ai/claude-code
claude --version

如果是使用 Windows 系统,需要通过 WSL(Windows 子系统)安装。

步骤8: 配置环境变量,为避免每次重复输入,将环境变量写入 bash_profile 和 bashrc,将sk-xxx替换为前面获取的API令牌。

为避免每次重复输入,可将环境变量写入 bash_profile 和 bashrc:

# 对于 Bash 用户 (macOS 默认,部分 Linux)
echo -e '\n export ANTHROPIC_AUTH_TOKEN=sk-...' >> ~/.bash_profile
echo -e '\n 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=https://anyrouter.top' >> ~/.bash_profile
source ~/.bash_profile

echo -e '\n export ANTHROPIC_AUTH_TOKEN=sk-...' >> ~/.bashrc
echo -e '\n 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=https://anyrouter.top' >> ~/.bashrc
# 对于 Zsh 用户 (较新版 macOS 默认)
echo -e '\n export ANTHROPIC_AUTH_TOKEN=sk-...' >> ~/.zshrc
echo -e '\n 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=https://anyrouter.top' >> ~/.zshrc

步骤9: 使用 Claude Code

重启终端后,直接使用:

cd your-project-folder
claude

1.0.48 (Claude Code)

运行后 选择你喜欢的主题 + Enter 确认安全须知 + Enter 使用默认 Terminal 配置 + Enter 信任工作目录 + Enter

开始在终端里和你的 AI 编程搭档一起写代码吧!🚀

选择模型:/model, 默认的模型是Claude 4 Sonnet

对于日常任务,推荐使用 Claude 4 Sonnet,费率仅为 Claude 4 Opus 的 1/5;对于有较复杂的任务,可以使用更强大的 Claude 4 Opus.

Posted in AI, 技术.

Tagged with , .


No Responses (yet)

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,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



Some HTML is OK

or, reply to this post via trackback.